- 发布日期:2024-07-22 06:11 点击次数:154
清人钱大昕(1728-1804)有这样一副墨迹:
读书心细丝抽茧,炼句功深石补天。
图片
上联“读书心细丝抽茧”,意思是:读书要细心,要钻进去,要像茧中抽丝一样,把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揪出来。
宋人陆九渊提出过两个概念,“六经注我”和“我注六经”。
关于这两个概念,顾衡老师曾这样讲:
“六经注我”,是指脑子里先有个结论,然后到处找历史资料来佐证。这种历史观可以概括为八个字:史为我用、史为今用。而“我注六经”却是相反的,它并没有预先的结论,预设的立场……如果我们想了解达·芬奇,那就要先造一只眼睛,让它穿越到15世纪的意大利去,用当时人的眼光,当时人的思维方式,去了解达·芬奇。
“读书心细丝抽茧”,当属“我注六经”,即要还原到作品的时空语境,去探求作者的本意。
比如《庄子》中有这样几句:
夫赫胥氏之时,民居不知所为,行不知所之,含哺而熙,鼓腹而游。
大家看这一段,这是什么时空语境呢?
据学者考证,这说的应该是狩猎采集时代,人居无定所,行无定向,只是跟着食物走,哪里有野兽就往哪里追,哪里有野果就往哪里走。
这里的“含哺而熙,鼓腹而游”,说的十分形象,嘴里含着食物相互嬉戏,挺着个大肚子优哉游哉。
大家看,打到野兽,采上野果,吃上了,就满足了,就高兴了,啷哩个啷——啷哩个啷——
民以食为天,快乐,就这么简单~
吃饱了,挺个大肚子,不怕胖了不好看?不怕胖了得三高?
不怕,因为这顿吃饱了,下一顿还不知道在哪里呢。
脂肪,就像骆驼的驼峰、油箱的汽油,未来几天,就靠它了。
鼓腹?吃这么撑,不难受?
难受就难受吧。因为只能吃这么一肚子。虽然下一顿不知道在哪里,但这一顿吃不了的,也没法贮藏呀,烂掉——,那多可惜~
图片
又比如《左传》中讲:国之大事,惟祀与戎。
这又是什么时空语境呢?
我们现在讲,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。为啥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,国家的大事,是祭祀和战争呢?
那是因为那时,农业已经超过狩猎采集、成为人食物的主要来源。春种秋收,一年才收一回,人需要把收下的粮食储存起来、慢慢吃。
而你要储存,就会有人抢劫。在这样抢劫和反抢劫的频繁斗争中,人的组织规模越来越大,就慢慢形成了国家。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,正是这样的国家迅速成熟时期。
这么说来,“国之大事,惟祀与戎”,“戎”是战争,好理解,那“祀”、祭祀,为啥也是大事呢?
因为不管是祭神、还是祭祖(也是以祖先为神),祭祀的目的都是为了凝聚人心。要打仗,就必须齐心协力,不凝聚人心哪行?
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,尤其需要如此。
当然,“读书心细丝抽茧”,要读懂书上说了什么,除了时空语境,还需要文化语境。
比如,张宏杰的《简读日本史》中有这样一段:
明治政府一度颁布命令,禁止男女在一起洗澡。然而,要改变一个国家的风俗又谈何容易?直到20世纪60年代,日本有不少澡堂的更衣室,仍没有男女之分。
这样的说法,不管是中国人、还是美国人,刚看到都以为是胡说。
但其实,人家日本文化就是这样的。
又比如,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,是为了追求真理吗?
其实不是,牛顿恰恰是为了荣耀上帝。
他想证明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,是完美无缺的。
这一点,不信上帝的人,是很难理解的。
拿我们一些国人的话讲:发现“万有引力定律”能咋滴?能当饭吃?
图片
光有时空语境、文化语境,也还不够,要探求作者的本意,往往还需要能力语境。
学养、阅历、见识不同的人,常常没法真正理解对方。
有句话讲:只有英雄才能理解英雄。也有点道理。
比如曾国藩曾在家书中、发过这样一段感慨:
如离娄首章“上无道揆,下无法守”,吾往年读之,亦无甚警惕;近岁在外办事,乃知上之人必揆诸道,下之人必守乎法,若人人以道揆自许,从心而不从法,则下凌上矣。
“上无道揆,下无法守”,出自《孟子》,原句是:
“上无道揆也,下无法守也,朝不信道,工不信度,君子犯义,小人犯刑,国之所存者幸也。”
曾国藩这里讲,自己随着年岁增长、历练丰富,对孟子这几句话、理解越来越深:
当领导的必须追求道义,当下属的必须遵守纪律。如果当下属的一个个觉得“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”,如果一线人员天天不讲执行、只谈战略,那就必然成了万众万心、各行其是,啥也干不成。
图片
“读书心细丝抽茧”,要细心,没错,但也要注意不要多心,不要过度解读。
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中有这样一段:
固哉,皋文之为词也!飞卿《菩萨蛮》、子瞻《卜算子》,皆兴到之作,有何命意?皆被皋文深文罗织。
“皋文”即清代文人张惠言,曾编纂过一本《词选》,“永叔《蝶恋花》”,即下面欧阳修这一首:
庭院深深深几许,杨柳堆烟,帘幕无重数。玉勒雕鞍游冶处,楼高不见章台路。
雨横风狂三月暮,门掩黄昏,无计留春住。泪眼问花花不语,乱红飞过秋千去。
对于这首词,张惠言在《词选》中解读到:
“'庭院深深’,闺中既以邃远也。'楼高不见’,哲王又不寤也。'章台游冶’,小人之径。'雨横风狂’,政令暴急也。'乱红飞去’,斥逐者非一人而已,殆为韩、范作乎?”
大家看,就欧阳修这样一首伤春感怀的词,张惠言硬是给挖掘出这么多上纲上线的“深意”。
别的不说了,就说最后一句“乱红飞过秋千去”吧。张惠言竟将其解读为:
这是欧阳修对朝廷将韩琦、范仲淹、杜衍、富弼等一大批忠良之士贬出京城,表示强烈不满!
说到这里,不由得想起当年上中学时,常常怀疑老师对一些课文的分析:
作者当时想的,真有这么高尚?这么丰富?这么深刻?
图片
前几天和同事一块吃饭聊天,同事讲:
老婆要是问我:今天的鱼是红烧还是清蒸呀?
我一准回答红烧。
为啥呢?
因为她说在前的选项,就是她的“意思”。
大家看,这样的“意思”,外人哪里晓得?
这么说来,好多当事人之间“心有戚戚焉”的文章,后人无论怎么“心细丝抽茧”,也都没法再弄明白了~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